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1-7月销售收入近800亿!四川省供销社双线运行机制专项试点圆满完成

    信息发布者:谢祥鹏
    2019-10-04 13:12:01    来源:快资讯   转载


    发布会现场

    2018年实现销售1310.37亿元、利润19.41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42%、37%;2019年1—7月,全省系统实现销售796.56亿元、同比增长9.3%。这是记者9月3日从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供销社双线运行机制专项试点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双线运行机制”,即构建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探索政企分开的模式,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省供销社副主任杨武秀在现场介绍说。

    2017年6月,全国供销总社赋予四川“探索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机制”专项试点任务,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开展的试点项目。如今,该项目试点圆满完成,顺利通过验收,受到全国供销总社的充分肯定,认为四川“为全国供销系统优化联合社治理机制、提高社有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加强联合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创新治理 构建组织体系新框架

    联合社运行机制得到完善。四川省供销社调整优化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强化了政策研究、经济发展、互助合作、审计绩效等机构及职责。指导市、县各级联合社推进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加强联合社机构和“三会”制度建设,全省实现市(州)联合社全覆盖。

    社有资产监管机制不断健全。省供销社本级和146个市、县级联合社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着力理顺社企关系,推动联合社管理企业由“管人管事”向主要“管资本”转变,推动社有企业规范、高效运行。

    联合社层级联系不断密切。省社完善了联合社对成员社的综合业绩考核机制,规范了成员社发展和管理。开展了市级成员社对省社的第一次评价,启动了系统外的省社成员单位发展工作。做实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省本级和8个市级社、18个县级社设立了供销合作发展基金,建立了基金运行管理制度,有效解决了“联合社不联合”的尴尬。

    转型升级 打造为农服务新高地

    社有企业作为供销社经营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是供销社自身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供销社整体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这也是四川省供销社重点突破的方向。

    四川各级联合社积极创新经营模式,拓展经营领域,开展纵向横向联合合作,全面提升经营服务实力,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目前,省属社有企业集团化格局基本成型,省属社有企业与全国总社、市和县级社有企业联合合作,围绕四川特色农产品产业,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省供销社与甘孜、凉山、内江等市(州)和招商、交通、农行等银行机构,以及西华大学等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区域内部门地方联动和跨系统联合合作。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主渠道作用。全省建成土地托管服务县级为农服务中心98个,土地托管及流转面积360余万亩,探索出“供销社控股的为农服务公司(农资企业) 为农服务中心 为农服务站(点)”的服务模式,既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服务小农生产,又推动了农资企业转型升级。

    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初步形成。四川农产品经营集团建成“云背篓”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构建形成线上线下一张网。116个县(市、区)供销社开展乡村电商物流配送业务,推进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全省系统围绕乡村振兴,积极拓展新业务新业态。同时,以建立健全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为突破口,以社有企业上下联合为抓手,大力复制推广“供销社 小农户 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全力助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利用省属社有企业农产品经营集团运营平台,搭建“四川消费扶贫网”,组织全省供销社积极开展“四川扶贫”商标认证、农产品上线和消费扶贫活动,把供销社打造成为全省扶贫产品公益品牌销售的主渠道,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535家企业、3323个产品“四川扶贫”商标的审核,助销农产品700亿元以上。

    恢复改造 不断完善基层组织网络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行业指导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在基层的交汇点和融合体。2012年底,全省系统基层社仅存500家,覆盖率只有18%。经过近几年坚持不懈努力,基层社乡镇覆盖率逐年提升,2016年底达到60%,2018年底达到89%,较2016年底增长29个百分点。

    全省系统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推进基层社恢复改造。实施新型基层社示范工程,分类制定新型基层社建设标准,采取社有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基层经营服务网点改造提升等多种形式发展新型基层社。强化政策扶持、项目带动,通过全国总社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资金、省财政专项资金、省级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等多渠道扶持,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

    各地也依托当地主导和优势产业,充分利用供销社人才、网络、设施条件,采取引导农民自主办,依托龙头企业或专业大户带动办,组织社有企业、基层社领办联办合办等多种方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913个。

    全省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整合涉农服务资源,积极探索组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组织开展了2个批次试点,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宜宾市、彭山区、开江县、宣汉县、泸县、内江市市中区等地供销社联合广大农户、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为农服务组织组建农合联,积极争取政策项目支持,搭建了为农服务的大平台。

    全省供销社系统深入开展“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同建”行动,充分发挥村“两委”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优势好经营服务优势,以基层社为主要平台,以会计服务为主要纽带,加强与村集体经济的利益联结,与村“两委”联合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联合发展农村流通,联合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体系。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